2024年以来,我市积极争取省、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经费,实施工程维修养护、监测设施完善、水库险除加固等项目,全力保障各类工程运行完好,全力守护淮水安澜。
一是抓牢责任落实。我市压紧压实工程管理防汛责任和安全运行责任,把责任明确到每一个水利工程,坚决消除责任盲区。根据人员变动情况,完善市防指“1+7”组织指挥体系,落实防汛指挥长122名,落实流域性河湖堤防等工程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2424名。建立健全全市具有行洪任务的8条流域性河道、12条中小河流、5个重点湖泊、20段重要圩堤共计63项巡堤查险机制。明晰堤防底数,对照过往数据逐一过堂、逐段核准,克服信息化系统卡顿、基础数据难以更改、手动标绘偏差大等困难,采取晚间错峰工作的模式,在全省率先完成复核工作。
二是抓严巡堤查险。汛期不定期对各县区堤防水库日常巡查、闸站安全运行开展现场督查,并督促问题整改闭环,形成工程安全运行的工作信息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认可。在抗御淮河较大洪水期间,省市工作组在一线人次,全市组织民兵、巡堤抢险队伍巡堤查险19000人次。在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,盱眙县落实堤防巡查防守人员1433人,实现重要堤段每公里4人一组,及时发现盱眙县河桥镇东风大堤等4处渗水点,第一时间控制险情,实现“不破一处堤、不亡一个人”的目标。
三是抓严维修消险。近三年,我市累计投入堤防维修养护4402万元江南电竞首页平台,实施防渗处理、护坡整修等大修项目43公里,全覆盖长效开展流域性河湖、区域骨干河道堤防养护;整合防汛条线万元,2025年再次自筹1100万元,实施17.4公里腰滩、蛤滩堤防防渗消险;全市2024年度省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已基本全部完成,保障工程运行完好。
四是抓好试点示范。早在2022年,我市为保证流域性堤防运行安全,在省厅的指导支持下,在全省先行组织专业机构对洪泽湖、苏北灌溉总渠、二河、废黄河等河湖部分重要堤段,共计80.5公里1级堤防、6.5公里2级堤防开展安全评价,通过对堤防工程运行管理、工程质量、防洪标准、渗流稳定、结构安全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,准确掌握工程性态。其中,洪泽湖大堤综合评价为一类,苏北灌溉总渠淮安区和清江浦区段堤防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评为B级、综合评价为二类,相关技术成果为后续3.2亿苏北灌溉总渠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。